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音容犹在 师德长存:沉痛悼念我院李辉教授

【发布日期:2020-02-25】  作者:     点击数: 

 

2020年2月24日,我院退休教师李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广州家中逝世,享年64岁。 

李辉,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导演。 

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曾在湖南电视台担任新闻主播、摄影记者、导演。历任湖南教育电视台副台长、湖南大众传媒学院主持播音艺术系主任、澳门澳亚卫视台台长,编导多部电视片,曾荣获二十余项国家大奖,在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电影《油画村的故事》中担任导演和制片人。2009年被广州大学聘为教授。李辉老师先后去过世界四十多个国家考察电视媒体,也曾到全国多省市电视台为主持人进行专业培训,均受到热烈欢迎,好评如潮。 

李辉老师生前深受学生爱戴,曾获得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广州市优秀教师、第二届“寻找羊城最美教师”之“最具智慧教师”等荣誉称号。

 

 

芳华岁月 青春无悔
——《我的播音之路》节选

1983年9月27日晚,我,一个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落脚到了长沙,分配到了湖南广播电视管理局。我是地地道道北京生北京长的北方人。1979年,还在中学做团委书记的我,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这个班后来被媒体称为中国播音界的“明星班”。这个班里,培养了罗京、李瑞英这样的“国嘴”,培养了姚喜双、鲁景超这样的博导、学者……我是这个班的班长。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走过了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

李辉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学生卡片 

毕业的时候,大家都不想离开北京,学校希望我留校,或者分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去做播音员。当时,我想做电视,不想做广播,老师说有五个省可以选择:江苏、安徽、湖南、湖北和辽宁,我来到了湖南。 

到长沙的晚上,一切都很新鲜。天上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空旷的路灯下,孩子们在嬉戏,大人们在散步,我坐着9路公共汽车,从长沙火车站到雨花亭,下车后走到了黄土岭的广播电视管理局。我谁也不认识,于是就给当时的播音组组长沈鹏飞老师打电话,他下来接我。沈老师很热情,他也是北京人,在湖南工作多年了。当天晚上给我安排到广电局老楼的三楼播音员休息室,当晚就在那住下了。印象最深的是湖南的蚊子多,挂了蚊帐,蚊子还能钻进来,几十只蚊子围着你咬,看来非常“喜欢”我这个北方人。第二天我数了一下,身上有十几个包,这就是我到长沙的第一个晚上。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的老师们都很热情,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作为学这个专业本科生来到湖南的,我应该算是第一人。一个北京来的大学生,到了湖南虽然一切都很新鲜,但有三个不适应。 

第一个不适应就是吃。湖南的菜都是辣的,吃的时候很开心,但是第二天肚子就不舒服。第二是热得受不了。到了九、十月份北京已经很凉快了,而湖南热得像火一样。没办法就站在水龙头底下冲凉,经常一冲就是半个小时。第三是听不懂大家说的话。有一次去“友华”商场买点日用品,我跟售货员讲要买什么买什么,对方回答是:“冇得”。“冇得”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反复问“冇得”是什么?对方就讲“冇得”就是没有。在这里语言都无法沟通,今后怎么过呀?但是台里的同志都在讲普通话,特别是播音组里还有几个北京老乡,很快我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一周之后我开始上联播,那个时候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联播节目是品牌,每天早上很早要起来备稿,因为六点多要录好,七点钟要播出。老同志工作很细心、对我也很信任。我的专业不错,很快就适应了《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播音,我印象特别深的是跟单平老师、春江老师、鲁冰老师搭档,每天听着自己的声音在三湘大地传递,感受到了一种传播的力量。

左一为李辉老师 

 

  

正当我已经习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工作,一个多月以后的11月下旬,我在办公室整理稿件,一个瘦瘦的、戴着眼镜、穿着四个兜干部服的领导,围着我转来转去,他还说着这样一句话:“诶,没有像他们说的长得不好啊。”我很奇怪,礼貌地跟他点了点头。两天以后,台政治部主任和播音组组长找我谈话,希望我调到湖南电视台工作。当时,电台地点在黄土岭,湖南电视台是在当时的动物园旁边,两个地方相距要走近一个小时。我当时觉得在电台的工作已经很熟悉了,就不想动,提出不去电视台。当时的播音组组长春江老师跟我说:“你先过去支援一下,他们那边正缺人。”后来经过协商,说短时支援一下电视台。我记得是周五,电视台总编辑的负责人洪竹林老师和播音组组长张林芝开了个车来接我,拿一个大大的黑袋子,把我的生活用品往里一装,就把我“拖”到了湖南电视台。

九十年代在湖南电视台当导演期间

    湖南电视台很美,在烈士公园一个山包上,演播室也在那里。一个男孩子一天到晚要画眉毛抹口红穿着西装坐在镜头前,我真是有一百个不舒服,于是就提出先配音,不出镜。当天晚上播出的新闻节目配音就是我播的,没过多久,要求我试镜,我在镜头前一次两次三次地试……那时候是黑白电视机,很少有彩色电视机,电视也很少,你走到街上,一个9寸或12寸电视机围了二、三十人在看,看得热火朝天。很快我就出镜播音了,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形象和播音都还说得过去,特别是播得不错。每天都播《湖南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到了年底,我的工作关系从湖南人民广播电台调到了湖南电视台。

两年多以后,省广电局人事部门和湖南电视台公开招聘播音员,来了很多有志于从事广播电视的年轻人,全省有7000人报名、应试。当时我们在长沙、常德、衡阳、郴州几个地方设点,年轻人非常踊跃。我记得当时和路英老师、崔鸣老师,还有艺术团的王刚等老师人在湖南走了一圈招上了十位新人。经过了一段时间培训,让这些新人在电视台里亮相,然后让观众投票。我当时担任他们培训的班主任,当班主任很有意思,我每天要完成湖南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的播音,还要给他们上课,带他们练声。三个月培训结束了,留下了两个,一个是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少儿节目主持人花姐姐曾媛,还有一个是陆雯,她后来成了《湖南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播。  

时光一去不复返,虽然今天我已离开湖南多年,但我依然怀念过去的那一段芳华岁月。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学生眼中的李辉教授

 

   

1987年和湖南省广播电视学校首届播音班部分学生

在李辉老师的课堂上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学生们公认这是最有“价值”的课。在李辉老师眼里,学生是观众,老师是舞台上的演员,“演的好坏、是否能走入学生心里,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兴趣。”他曾说:我有“三不讲”:书上有的不讲,学生不感兴趣的不讲,学生知道的不讲。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要将枯燥的条款与业内个案结合起来,把术语转为百姓的语言。用一个热词来说,就是“接地气”。李辉老师有着二十多年的媒体工作经历,正是这些过去在媒体积累的丰富经验,使他的课堂妙趣横生,透彻深入。

李辉老师曾对学生说:“人与生俱来的这种道德标准,长久性地规范着我们的言行举止,让我们不越过自己的底线。” “师德”就是要老师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心里要清楚。为人师表,只有自己先做到了,学生才会做到。他赞成并遵循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认为教师的道德标准是终身性的。因此他将“严于律己”践行到日常生活中。每次上课前,他总会提前五分钟到达教室,带着亲和的笑容看着进入教室的每一位学生,和学生们聊几句课余生活、所思所想,而当上课铃一响,他又马上进入教学的状态,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们学习新知识。

李辉老师性格直爽,他以真诚对待学生。私下里学生们都爱称他为“辉爸”、“辉哥”、“辉爷爷”。在谈到李辉老师时,学生们常说:“李辉老师就是一个可爱的老头。他很幽默,没有距离感,与年轻人走的很近。”  “老师真就是个百事通!他特了解学院的每个动态,特别注意生活小细节,他是个热爱生活的人。”  

 

湖南广校89级播音班毕业20周年合影 

自2005年来到广州大学,李辉老师已在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十五年了。十多年来,新传院一步步发展,由原来的学科不健全到现在的逐步健全,由过去教学体制的单一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硕士点由无到有,国家级项目不断改善。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元老之一,李辉老师功不可没。

他说,作为新闻人,首先得有信念和责任,要有心怀天下的抱负。他强调新闻学子要特别关注眼前正在发生的事。“当然新闻的经典理论应该注意,但更要注重当下。”学生们要细心观察周边动态,及时了解当今或最近发生的事情,掌握时代的脉搏,与世界同呼吸共步伐。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李辉老师一直给学生们提出这样四点“关注”要求:关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突发事件、关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关注常态下的边缘人群。 

每堂课上,李辉老师都会问学生们当天发生了什么新闻,从国际到国内,他都能给学生梳理一遍。长此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们逐渐习惯了要“时刻关注国家大事、胸怀天下、放眼全局”。与此同时,李辉老师还对新闻学子提出了前瞻性的要求——“一专多能”。“能写、能拍、能剪、能制作、能合成,各个专业把自己的专业特长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综合技能,成为“综合人才”,以能够应对广播电视和新媒体发展的挑战。   

 

广州大学2016级播音班合影

谈到李辉老师,几乎与他接触的每一个人都敬佩称赞。能达到这一点,不仅因为他严谨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的教学态度,更因为他亲和的待人方式和对每一位学生的负责。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李辉老师带领着新闻学院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受他影响的学生常常会给他打电话聊聊近期生活,甚至不时会回来看望他。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李辉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图文转载自公众号#播音梦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