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曾岑老师带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粤语方向的29名大三学生到广州市方志新馆参观,开展《即兴口语表达》课程的现场教学,参加活动的还包括市地方志办信息资料处常国光、郝红英、梁良、王艺霖,彭芳琪负责现场讲解。

本次参观活动是广州市地方志新馆成为广州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及教育基地后迎来的首次现场教学活动。《即兴口语表达》课程以“越识广,粤识讲”为主题,完成约25个广州地方志馆的粤语讲解小视频,并择优通过B站、腾讯视频等渠道发布,视频作品也会全部提供给地方志馆使用。

据曾岑老师介绍,之所以选择粤语讲解,一方面是为符合学生的专业方向,更重要的是,粤语本身就是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广州本土文化最好的载体。“用粤语来介绍广州的方志文化,介绍地方志馆,能最大程度激发懂粤语、爱粤语的参观者,对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提升参观体验,进而主动参与广州市地方志馆历史文化资源的人际传播。”曾岑老师向记者表示。

活动现场,同学们依次参观了新馆的序厅和城、商、政、人、水、文、区情纵览、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视窗等部分组成的综合展区以及分布于馆内各个展区的形式多样的数字化空间。除了听讲解员讲解外,同学们还通过手机拍摄、二维码扫码等方式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展品信息,作为之后录制作业的参考。

在参观过程中,粤语电话亭、老字号街、粤剧、名人知识问答、珠江水系图、上世纪七十年代广州的工业产品等展项成为学生们的热点关注部分,“我虽然从小生活在广东,但是我却不太熟悉广东的历史,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来感知历史。”来自播音163的石同学表示。“没想到广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200年以前。看完此次展览,更加坚定了我想传播粤语、推广粤文化的心。希望广州的发展可以越来越好。”来自播音163的同学表示。

活动结束时同学们已选择好各自负责的展区(展点),之后将会再次前往地方志馆录制讲解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