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徐来,哲学博士。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学士,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香港浸会大学新闻传播学哲学双硕士,香港浸会大学新闻传播学哲学博士。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兼任外交学院大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媒介文化研究》编辑、境内外多家学术期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
人机交互、媒介技术变迁与社会发展、话语修辞、文化传播
教授课程
主讲《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人机传播》《传播学概论》《媒介理论前沿专题》《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媒介素养》《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
教学成果(近三年)
主持广州大学2024年度“AI破壁 美育华章——智能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文素养课程改革探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4,主持中)
参与数字课程《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内容制作(2024,已完成)。课程网址:http://www.ycmooc.com/course/964
获“2023全国港澳台大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大赛“(国家教育部指导)“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参与“2022年度广东省在线精品开放课程“《传播学概论》(第一模块 传播历史与当代的阐释话语)内容编写及主讲录制(2022,已完成)
参与“2022年度广东省在线课程“《国际传播》(中英文双语讲授)(2022,已完成)
科研服务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情感陪护机器人应用中的人机交互信任机制研究”(主持中。项目编号:22BXW050)
主持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人工智能发展中的人机沟通机制研究”(已结题。项目编号:19YJC860043)
主持广东省教科文卫工会2018年度广东高校女性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社交媒体使用中的高校女教师职业形象建构研究”(已结题。项目编号:2018jkwwgh075)
主持广州大学现有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中的人机传播机制研究”(已结题。项目编号 69-18ZX10247)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提升面对重大突发风险事件的媒介化治理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1&ZD316)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管理研究”(已结题。项目编号:04AZZ005)
参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创新重大项目“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安全治理路径研究”(项目编号:3162023ZYKA03)
研究成果
1. 学术论文
徐来.《人机交互下的情感操纵与风险应对——基于微软对ChatGPT4.0早期实验的讨论》,《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与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上海:三联书店,2024年,页104-120。
徐来.《“媒介自延伸”:人机交互中知识权力话语模式变迁及潜在风险》,《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页131-145。
徐来、王紫月.《从依赖到设限:人机交互中青年群体的“数字排毒”实践研究》,《媒介文化研究》,第4辑,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页135-155。
徐来,艾弈嵘.《社交媒体时代女性消费主义视角下的“拼团名媛”现象解读》,《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第11辑,北京:九洲出版社,2022年,页118-128。
徐来.《“作为新闻的仪式”与“作为仪式的新闻:VR新闻的模式突破》,《视听界》,2022年第3期,页11-15。
徐来,黄煜. 《香港政治传播研究四十载:历史脉络与逻辑演进》,《中华传播研究的传承与创新》。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21年,页381-410。
徐来.《“沉浸”与“连接”:人工智能在奥运文化传播中的技术运用与伦理探讨》,《新媒体研究》,2021年第10期,页1-4+13。
徐来. 《人工智能浪潮下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设置的新视野与新挑战》,《新闻与信息传播研究》,2020年(总)第134期,页35-40+71。
徐来.《社交媒体使用中的高校女教师职业形象建构研究——以G市高校女教师为例》,《广东省高校女性发展研究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页310-317。
徐来、黄煜. 《“新闻是什么?”——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模式演变与新闻学教育之思》,《全球传媒学刊》,2017年(总)第41期,页25-39。
徐来、黄煜. 《“向何处去?”、“倚何处立?”与“以何为本?”:新媒体时代中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前景与格局》,《传播与社会学刊》,2017年(总)第35期,页122-137。
徐来. 《论中国VR纪录片的现实建构与发展趋势》,《电视研究》,2017年第6期,页32-35。
徐来、黄煜(2016)。〈香港政治传播研究的轨迹与前景〉,《传播与社会学刊》,2016年(总)第36期,页133-162。
徐来、潘妍. 《试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的保险新闻报道——国家社会保险文化观念变迁视角》,《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年,页367-372。
黄煜、徐来.《追求卓越新闻——普利策新闻之魅》,《新闻战线》,2012年第11期,页19-23。
廖为健、徐来. 《危机事件应对术》,《国际公关》,2010年第6期,页40。
廖为健、徐来. 《公共危机中的领导者媒体形象建构问题——角色研究方法解析》,《2008年第六届亚洲传媒论坛——国家形象传播论文集》,2008年11月,页357-370。
廖为健、徐来. 《领导者媒体形象建构刍议》,《国际公关》,2006年第6期,页74-75。
2. 学术译作
周树华、哈筱盈、钟布、沈福元. 《走出SSCI期刊发表的迷宫》(徐来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22年(总)第60期,页1-22。
帕梅拉.休梅克、韩纲. 《超级把关人:社交媒体时代的把关》(徐来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20年(总)第54期,页223–256。
帕梅拉.休梅克、黄煜、韩纲. 《媒介传播学的理论化:理论建构与发展》(徐来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20年(总)第51期,页1-30。
约翰.帕夫利克、李少南. 《新媒体对新闻业的冲击》(徐来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18年(总)第46期,页1-13。
奥斯卡.甘迪、徐洛文. 《个人数据保护、隐私和监控》(徐来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18年(总)第43期,页1-34。
巴里.威尔曼、邱林川、张人文、甘晨. 《“网络个人主义”——网络社会的沟通之道》(徐来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16年(总)第37期,页1-24。
科林.斯巴克斯、黄煜、王海燕. 《社会转型中的媒介研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与媒体》(徐来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15年(总)第31期,页1-38。
迈克尔.舒德森、黄煜、宋韵雅. 《社会学视角下的传媒研究:新闻、民主及其未来》(徐来译),《传播与社会学刊》,2014年(总)第30卷,页1-26。
3. 书籍汇编
4. 报刊评论
5. 获奖及荣誉
2020.07获中国首届“西京智媒体优秀论文奖”
2017. 07获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术年会首届“新闻传播学期刊优秀论文奖”
2014.05获国际传播学会(ICA)2014年政治传播组The Top Student Paper Reward
联系方式:rebecca.xulai@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