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师资力量 > 网络与新媒体系 > 正文

郭建斌

【发布日期:2023-10-07】  作者:     点击数: 

 

 

郭建斌 教授

研究领域:民族志传播

办公地点:文逸楼611室

电子邮箱:dulong20022002@aliyun.com

个人简介

国内传播学与人类学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亦称“民族志传播研究”)的重要开创者。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30余篇,其中,权威刊物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出版专著、合著、译著10余部,主编国内第一套“媒体人类学译丛”(共5本,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主编“传播与民族文化研究文丛”一套(共8本,已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获各种奖励10余项,其中,博士论文获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专著《独乡电视》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年9月)。

教育背景

200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传播学博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新闻学学士学位

职业经历

1992年自云南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2004年晋升为教授。2023年9月起任广州大学教授(三级)、“百人计划”学科带头人。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新闻采访写作》、《传播人类学》、《社会信息调研》、《社会研究方法》

研究生课程:《社会研究方法》(专业硕士)、《民族与传播研究》(学术硕士)、《传播研究方法论》(博士生)、《媒体人类学》(博士生)、《传播民族学》(博士生)

科研项目

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缅印交界地区民间交往与文化传播研究》,2017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影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社会变迁》,2010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电影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变迁》,2009年

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与云南少数民族现代性建构》,2009年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社科项目《滇川藏大三角地区农村电影放映之实地研究》,2012年

云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民族传播研究与媒体人类学”创新团队,2018年

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孟中印缅经济带道路的人类学研究》,2018年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课题《大众传媒与民族/国家认同》,2006年

云南大学社科课题《云南小城镇文化》,2002年

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云南少、边、穷地区媒介教育》,2000年 

参与: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信息媒介接触状况研究》(佘玉梅教授主持),子课题负责人,2008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公平与人口较少民族和谐发展研究》(闫沙庆教授主持),子课题负责人,2007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发展传播学》(张国良教授主持),子课题负责人,2005年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研究》(童世骏教授主持),子课题负责人,2006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张锦鹏教授主持),子课题负责人,2006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张宇丹教授主持),1999年

学术荣誉

●专著《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09年)

●指导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三等奖,继而获云南大学第十六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

●博士论文《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2005年)

●专著《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获云南省第10届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

●论文《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获云南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16年)

●论文《媒体人类学:概念、历史及理论视角》获云南省第二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2017年)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社科专家”(2013年,云南省委宣传部)

●“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带头人”(2008年,云南省教育厅)

●专著《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获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六届新闻传播学优秀作品二等奖(2020年)【说明:中国新闻史学会是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唯一的一级学会,该奖项也是国内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最高规格的学会奖】

●专著《电影大篷车:电影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18年)获2019最佳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学术大奖(该奖是该委员会每年一度最高级别的学术奖)

●论文《“牧影”:中国流动电影放映再阐释——基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田野研究的讨论》获第九届(2020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说明:该奖项在同行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由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评选,从全国167种期刊2020年发表的一万余篇新闻学与传播学论文中,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

●论文《“在场”: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获第八届(2019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说明:同上。】

●论文《“在场”: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获201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年度优秀论文【说明:该奖项与上一奖项一样,在同行中具有很大影响力,亦由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评选,从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顶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当年刊发的所有论文中,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

●论文《“视觉展演”: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实践的文化阐释——基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的田野研究》获2018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年度优秀论文【说明:同上。】

●论文《在场:民族志视角下的电视观看活动——独乡田野资料的再阐释》获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主办的《传播与社会学刊》创刊十周年优秀论文,并收入《透视传播与社会》(萧小穗、黄懿慧、宋韻雅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年)一书【说明:《传播与社会》是全球华人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公认的顶尖期刊之一,其创刊十周年优秀论文仅有12篇,系从该刊十年间发表的二百多篇论文中评选出。】

●云南大学伍达观教育基金教师杰出奖(2014年)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2003年)

●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论文题目:《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2003年)

●主持的“无名读书会”多次获云南大学“理解中国读书活动”特等奖、一等奖

访学

2007年8月至12月,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艺术传播系访学。

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到香港中文大学访学。

学术兼职

2006年被聘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基地)校外研究员。

2016年被续聘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基地)研究员。

兼任《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新闻与传播评论》等刊物的匿名审稿专家。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含立项和结项)专家。

2019年至2022年担任由云南大学主办的《魁阁》集刊副主编,前后出版5期。

社会兼职

2000年至2005年,任第九届全国青联委员。

2009年至2014年,中国农工民主党云南大学总支副主委。

2006年至今,云南省民族学会独龙族研究委员会会员。

科研成果

权威期刊:

郭建斌,王亮,《“家”作为一种传播研究视角——基于“独乡”20年田野资料的讨论》,《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年第11期(CSSCI,权威期刊)(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22年第3期全文转载)

郭建斌,程悦,《“传播”与“仪式”:基于经验研究和理论的辨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11期,第21-36页。(CSSCI,权威期刊)

郭建斌,《“在场”: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媒体人类学概念》,《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11期,第37-54页。(CSSCI,权威期刊)

郭建斌,张静红,张翎,陈静静,《“视觉展演”:中国农村电影放映实践的文化阐释》,《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4期(总第152期),第57-75页。(CSSCI,权威期刊)

李海波,郭建斌(2013),《事实陈述vs.道德评判:中国大陆报纸对“老人摔倒”报道的框架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1期,第51-66页。(CSSCI,权威期刊,第一作者为本人指导的硕士研究生) 

CSSCI期刊(含TSSCI):

郭建斌,念鹏帆,《传播何以助力乡村振兴:中国乡村传播研究述评(2017-2022)》,《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5期,第101-112页。

郭建斌,高若月,《多少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屏幕“听课”——网课中“不务正业”行为的传播学解读》,《新闻记者》,2023第3期,第71-81页。

王丽娜,唐思诗,郭建斌,《自然何以成为媒介——基于保山市百花岭村观鸟实践的田野研究》,《新闻与写作》,2022年第8期,第37-50页。(CSSCI)

郭建斌,杨立权,《“藏缅走廊”刍议》,《开放时代》,2022年第1期(CSSCI)。

郭建斌,王丽娜,《由“路”及“道”:中国传播研究的一种新的可能》,《国际新闻界》,2021年第11期。(CSSCI)

郭建斌,苏涛,《“民族”与“传播”:一种概念层面的辨析》,《新闻界》,2021年第9期。(CSSCI)

郭建斌,姚静,《发展传播理论与“中国式”发展之间的张力及新的可能——基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个案例的讨论》,《新闻大学》2021年第1期。(CSSCI)(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21年第5期全文转载)

郭建斌,程悦,《“故事布”与苗语影像:苗族的媒介记忆及全球传播》,《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CSSCI,教育部名刊工程)

郭建斌,姚静,《“把自己作为方法”——兼谈民族志文本中作者的“主体性”》,《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CSSCI)(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

郭建斌,姚健明,《“消费者”●“玩家”●“玩工”●“生产者”——基于模组游戏<我的世界>的研究》,《新闻记者》,2020年第7期。(CSSCI)

郭建斌,王丽娜,《“牧影”:中国流动电影放映再阐释——基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田野研究的讨论》,《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6期,第76-97页。(CSSCI)

郭建斌,李加方,《“第四世界”中的“低端”媒介实践——非洲马拉维录像厅的田野考察》,《新闻界》,2019年第12期。(CSSCI)

郭建斌,王笑一,《民族志传播研究的概念、理论及研究取向——基于中文相关文献的纲要式讨论》,《新闻大学》,2019年第9期,第1-14页。(CSSCI)

郭建斌,陈晓颖,《中缅印交角地区陆路交通的历史考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CSSCI)

郭建斌,陈晓颖,《女性如何看男足世界杯?——关于2018年世界杯女性观看实践的研究》,《新闻记者》,2019年第5期。(CSSCI)

郭建斌,王笑一,张馨月,《好消息:中国大陆“民族新闻”的话语分析——基于中文报纸“独龙新闻”的讨论》,《新闻记者》,2018年第11期。(CSSCI)

郭建斌,《民族国家内部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困境?出路?》,《新闻界》,2018年第8期,第40-46页。(CSSCI)(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郭建斌,《民族志传播:一幅不十分完备的研究地图——基于中文文献的考察》,《新闻大学》,2018年第2期,第1-17页。(CSSCI)

郭建斌,《雾锁“田野”:如何在媒体机构内做田野调查——兼对<什么在决定新闻>的方法学梳理》,《新闻记者》,2017年第5期,第61-69页。(CSSCI)

郭建斌,张薇,《“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变与不变》,《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CSSCI)

郭建斌,高莉莎,《“询问”与“提问”——人类学学者和新闻记者“问”的差别》,《新闻记者》,2016年第11期。(CSSCI)

郭建斌,《“以写字的方式来进行思考”:兼说田野调查中田野笔记的书写》,《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9期。(CSSCI)

郭建斌,《国家电影:滇川藏“大三角”地区流动电影之田野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CSSCI)

郭建斌,《媒体人类学:概念、历史及理论视角》,《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0期,第49-64页。(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郭建斌,《论文何以接地气?——一条微博引发的话题》,《新闻记者》,2014年第10期,第22-28页。(CSSCI)

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4期,总第234期,第36卷,第6-19页。(CSSCI)(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4年第9期全文转载。被收入《中国新闻传播学年鉴》(201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第366-371页)

郭建斌,《“电影大篷车”:关于“多点民族志”的实践与反思》,《新闻大学》,2014年第3期(总第125期),第45-50页。(CSSCI)

郭建斌(2012),《媒介仪式中的“家—国”重构与游离——基于中国西南一个少数民族村庄田野调查的讨论》,《开放时代》,2012年第5期,第121-132页。(CSSCI)

郭建斌(2009),《改革开放30年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来自云南省贡山县迪正当独龙族村的田野报告》,《思想战线》,2009年第1期,第35卷:第37-40页。(CSSCI)

郭建斌(2008),《在场:民族志视角下的电视观看活动——独乡田野资料的再阐释》,《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總)第六期,第193–217页。(TSSCI)

郭建斌 (2003),《民族志法:一种值得提倡的传播研究方法》,《新闻大学》,76(夏),42-45. (CSSCI)

郭建斌 (2003),《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近20年研究的回顾与评价》,《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22(3), 44-47. (CSSCI)

郭建斌 (1998),《文化在传播中繁荣》,《思想战线》,148(10), 85-88. (CSSCI)

普刊:

郭建斌,唐思诗,《媒体人类学到底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了什么?——兼谈“民族志传播研究”》,《新闻春秋》,2022年第5期,第46-54页。

郭建斌,张乐,《互联网与人类学:基于文献计量的研究图谱》,《中国传媒报告》,2020年第3期(2020年7月),第89-100页。

张馨月,郭建斌,《写新闻为什么要写背景?——新闻背景的知识考古》,《新闻春秋》,2019年第3期,第37-41页。

张馨月,郭建斌,宋媛媛,《“同胞”:一个中越边境瑶族村庄里的两种共同体想象》,《红河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地17-22页。

郭建斌,方鑫,念鹏帆,《反身性问题:基于一组人类学影像实践的讨论 ——兼而反思田野作业》,《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年冬季号。

郭建斌,刘展(2011),《从“制度人”到“社会人”:农村电影放映员的社会角色及其变迁》,《中国传媒报告》,2011年第3期,第88-103页。

郭建斌(2006),《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中国传媒报告》,19(3),50-59.

郭建斌(2005),《“民族志”之于传播研究的实践话语》,《中国传媒报告》,16(4),103-111.

郭建斌 (2005),《电视、象征资本及其在一个特定社区中的实践:独乡个案之田野研究》,《中国传播学评论》,1(1). 1-28.

郭建斌 (2004),《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综述》,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5), 91-94.

郭建斌 (2004),《中国西部媒介化进程: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报告》,《西部电视》 (3), 38-40.

郭建斌 (2002),《三代人:不同历史时期独龙族个体文化特征浅描》,《民族艺术研究》, 89(5), 73-79.

郭建斌 (1999),《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调查引出的思考》,《云南社会科学》(增刊),132-134.

论文集文章(含序文等)

Guo Jianbin, Yang Liquan. A Conceptualization of Tibetan-Myanmar Corridors. Dan Smyer Y&Uuml; & Karin Dean ed., Yunnan-Burma-Bengal Corridor Geographies. Routledge, 2022, pp.68-81.

郭建斌,姚静,《发展传播理论与“中国式”发展之间的张力——基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三个研究案例的讨论》,李立峰,黄煜 主编,《传承与创新:中华传播研究40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231-253页。

郭建斌,《仪式及其记录影像:基于独龙族“开昌哇”的讨论》,邓启耀主编,《隐形“博物馆”的多媒体呈现》,科学出版社,2019年3月。

郭建斌,《“媒介仪式”与“媒介事件”》,尼克&middot;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崔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推荐序。

郭建斌,《路与时空政治:一百年来独龙江地区的路与社会变迁》,周永明主编,《路学:道路、空间与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郭建斌,《媒体人类学:一项基于文献的探究》,邓启耀主编,《媒体世界与媒介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第17-45页。

Jianbin Guo (2012), ‘Family’ vs. ‘State’ in Media Ritual: Fieldwork in an Ethnic Minority Village in Yunnan Province(translated by Jingjing Chen). Wanning Sun, Jenny Chio ed. Mapping Media in China: Region, Province, Locality. Routledge.pp.94-106.

郭建斌,刘展(2010),《看电影作为一种社会交往行动:基于西藏昌都田野调查资料讨论》,《新闻学论集》,第25辑(2010年),第198-210页。

Guo Jianbin, Chen Jingjing(2010), TV and Rural Daily Life: A Regional Perspective. Christopher Crouch ed. Contemporary Chinese Visual Culture., New York:Cambria Press, pp.317-330.

郭建斌(2009),《独龙族: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迪政当村》,张跃,何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民族出版社,2009年1月,第3-31页。

郭建斌(2009),《鄂伦春族: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张跃,何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民族出版社,2009年1月,第32-57页。

郭建斌,《“香格里拉”与蓝色文明》,载《茶马古道》编委会编,《又见茶马古道》,民族出版社,2004年8月,第77-184页。

会议论文

郭建斌,姚静,《西方发展传播理论与“中国式”发展之间的张力——基于中国西南三个少数民族乡村案例的讨论》, Inherit and Inspire: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 Studies,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年1月14-19日。

郭建斌,《在场:一个基于中国大陆“地方性知识”的媒体人类学概念》,第八届全球传播论坛暨国际传播学会(ICA)2018年度大会专题论坛“回眸40年:中国传播学人的声音”。捷克●布拉格。2018年5月29日。

郭建斌,王笑一,张馨月,《民族&middot;新闻&middot;声音——基于2002年至2016年独龙族相关的新闻报道的讨论》。捷克●布拉格。2018年5月29日。该文获优秀论文。

郭建斌,《民族国家内部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困境?出路?》,第九届跨文化传播国际会议,武汉大学,2017年11月24-26日

郭建斌,《效果与意义:大众传媒与乡村社会研究的再思考》,第三届河阳论坛暨“乡村、文化与传播”学术周,2017年4月13至16日。

郭建斌,《在场: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传播社会学概念》,香港中文大学“大中华访问学者研讨会”,香港,2017年1月9日至21日。

郭建斌,《交叠的时空:基于一项影像实践的讨论》,第七届全球传播论坛,2016年7月16-17日。贵阳●贵州民族大学。

郭建斌,高莉莎,《询问与提问:人类学者和新闻记者“问”的差别——兼论民族志与新闻的知识生产》,第8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IC2015),湖北●武汉,2015年11月20-22日

郭建斌等,《“身份固化”与“话语错位”——基于电影<农奴>和<静静的嘛呢石>的观影研究》,中国新闻史学会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2015年年会暨第六届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论坛,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11月5- 8日。

郭建斌,《国家的视觉展演:对中国农村电影放映的一个考察视角——基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的田野研究》,“乡村、文化与传播”国际学术周,2015年3月25-31日,浙江●缙云。

郭建斌,《媒体人类学:一项基于文献的探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宗教艺术遗产调查及数字化保存整理研究”阶段成果报告会暨首届媒介人类学论坛,广州●中山大学媒介人类学研究中心,2013年12月4-6日。

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的“仪式观”——基于两本书的简要讨论》,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外新闻传播思想史高峰论坛,2013年11月29日-12月1日,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

郭建斌,李元昭(2013),《他/她们如何理解电影?——对昌都地区一个中心完小学生的准焦点小组研究》,重庆大学高等研究院“西南人类学论坛”,2013年6月29-30日。

郭建斌(2013),Reflections on news from the minorities’ perspective. 中西方媒体少数族群新闻报道研讨会(Conference on Media Coverage of Minority in China and West),香港浸会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所’(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Society)和英国‘媒体多样性研究所’(Media Diversity Institute). 2013年4月19-21日。

郭建斌,陈宇,李元昭,刘展(2011),《汉语电影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跨文化际遇:基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田野资料的讨论》,武汉大学第六届跨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中国,武汉,2011年12月。

郭建斌(2011),《从“看”到“去看”:一项基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农村电影观看的人类学研究》,中华传播学会2011年年会,台湾●新竹。

郭建斌,刘展(2010),《从“制度人”到“社会人”:农村电影放映员的社会角色及其变迁》,中国传播学会2010年年会,中国●香港,2010年12月。

郭建斌,刘展(2010),《看电影作为一种社会交往行动:基于西藏昌都田野调查资料讨论》,第二届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坛,陕西●咸阳,2010年10月。

郭建斌(2010),《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民族志传播研究心得谈》,“西方理论与本土经验: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传播学”学术研讨会,中国●上海,2010年10月。

郭建斌(2010),《乡村视角中的国家仪式:兼论国家、电视与乡村社会的关系——基于独龙江田野调查资料的阐释》,独龙族地区保护与科学发展研讨会,云南●贡山,2010年8月。

郭建斌(2009),Reconstruc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Home-State” in Media Rituals: A Field Study in an Ethnic Minority Village in Southwest China. 由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UTS)举办的“中国省市地方媒体研讨会”,安徽●合肥。

郭建斌(2009),《路与时空政治——以独龙江为个案》,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中国昆明,2009年7月。

郭建斌(2008),《国家●电视●乡村社会——以在独龙江观看奥运开幕式田野资料为例》,传播学与中国/复旦论坛,上海,2008年12月。

郭建斌(2006),《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中国传播论坛,广东/深圳,2006年7月。

郭建斌(2005)《权力的媒介网络:一个传播社会学的概念——兼论传媒与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国传播论坛,广西/南宁,2005年7月。

郭建斌,丁惠民等 (2004),《突发事件与媒介效应》,中国传播论坛,云南/丽江2004年8月。

郭建斌(2004),《本地/国内/国际:特定传媒环境中受众的信息视野》,中国传播论坛,上海,2004年1月。

郭建斌(2001),《云南少数民族受众的媒介接触与知识、观念和行为的相关分析》,中华传播学会,香港,2001年7月。

网络文章

郭建斌,《对硕士论文<一位少年扎西的媒介之旅>的看法——兼谈学术评价的学术化》,《新闻记者》微信公众号,2016年8月25日。网址:http://www.aiweibang.com/yuedu/143595550.html

咨询报告

郭建斌,丁惠民,杨立权,陈晓颖,《适当放开民间商贸往来,展示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成果》,云南大学新型智库《成果要报》,2018年第19期。

李金明,郭建斌,《独龙江“拆旧复垦”工作中强拆百姓房屋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对策建议》,云南大学新型智库《成果要报》,2018年第32期。

著作

专著:

郭建斌,《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

郭建斌,《寻找“格桑梅朵”:西藏昌都地区流动电影放映田野研究实录》,民族出版社,2015年

郭建斌,《边缘的游弋:一个边疆少数民族村庄近60年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

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合著:

郭建斌,陈静静等(2018),《电影大篷车:电影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

郭建斌,冯济海(2012),《中国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沙朗东村》,光明日报出版社

郭建斌,曹云雯(2009),《中国发展传播学》(云南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郭建斌,晋群(2009),《新闻采访写作基础》,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郭建斌,韩有峰(2004),《鄂伦春族:黑龙江黑河市新生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张宇丹,郭建斌,高宁远(2000),《传播与民族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

高宁远,郭建斌,罗大眉(1998),《现代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北京:新华出版社 

编著/主编:

郭建斌(2021),《我的田野故事: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系列学术讲座》,学苑出版社

郭建斌(2007),《文化适应与传播》,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郭建斌,吴飞(2005),《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译著:

里拉●阿布-卢赫德,《国家戏剧:埃及的电视政治》,张静红,郭建斌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2月。

丛书主编

郭建斌 主编,“媒体人类学译丛”(共5本,全部出版),商务印书馆。具体是:

周永明,《中国网络政治的历史考察:电报与清末时政》,尹松波,石琳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

布莱恩●拉金,《信号与噪音》,陈静静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

费●金斯伯格 里拉●阿布-卢赫德 布莱恩●拉金 编,《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丁惠民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

普尔尼马●曼克卡尔,《观文化,看政治:印度后殖民时代的电视、女性和国家》,晋群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

里拉●阿布-卢赫德,《国家戏剧:埃及的电视政治》,张静红,郭建斌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 

郭建斌 主编,云南大学传播与民族文化研究文丛(共8本),民族出版社。具体是:

金晓聚,《黄金时段的爱情、谋杀与意识形态:美国电视剧文本研究》,民族出版社,2015年

杨星星,孙信茹,《田野中的传播与乡村社会》,民族出版社,2015年

郭建斌,《寻找“格桑梅朵”:西藏昌都地区流动电影放映田野研究实录》,民族出版社,2015年

金晓聚主编,《影像、民族语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17年

孙信茹主编,《熟悉的陌生人——村落视野中的传播、交往与互动》,民族出版社,2017年

曹云雯主编,《城市棱镜中的空间与叙事》,民族出版社,2017年

张静红,《放电影》,民族音像出版社,2017年

郭建斌,陈静静等著,《电影大篷车:电影与滇川藏大三角地区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