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挑战杯”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展示
作品围绕我国著名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周福霖院士立志报国的故事来展开,能使大众更深刻地了解到周福霖院士一生宏愿只为抗震,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化作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实际行动的福霖精神,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团队介绍
团队成员:2019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陈思达、2018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曹璇、颜璐、卢珮瑄。
指导老师:方建平、尹杭、张爱凤
实践地点介绍
实践地点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248号的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这是我国最早开始研究隔减震工程技术的科研机构之一,也是国内唯一一个专门研究隔减震技术的实验室,同时这里还是周福霖院士的日常办公地点。
研究中心始建于1994年,自建立以来不断发展,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1996年被评为广州市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997年被建设部指定为抗震科研基地和隔震减震产品检测基地,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2006年通过中国计量认证(CMA),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并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2012年建立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获得教育部“结构隔震与减震(振)控制”创新团队称号,2017年获得教育部“结构隔震与减震(振)控制”创新团队滚动支持。
研究中心负责人是我国著名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教授,他是一名将抗震镌刻在生命当中的科学家,被誉为现代“张衡”。
经过20多年发展,研究中心在周福霖院士的带领下已建设成为一个研究特色鲜明、人才团队强大、研究成果显著、工程经验丰富、试验硬件先进、学术交流活跃的国内一流隔减震科研机构。
作品简介
作品以我国著名工程结构与工程抗震减灾专家周福霖院士1982年留学期间写的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诗篇为引子,讲述了他在经历唐山大地震后立下一生只为抗震的宏愿,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和对祖国与人民深沉的爱化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故事。
实践收获
采访的最后周院士对新一代年轻人给予嘱托:“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周院士几十年的坚持就是对于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在前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实践团队就被这句话所吸引,在现场周院士再次提及这一句话时,更觉其简单而有力量。他还说,作为科研者,需要思考国际前沿事物和国家重大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将技术与国家、民族、人民相互结合。科研人员既要为人民谋福利,也要为国家安全增添保障,这是一种强大的责任心,需要在一天又一天的科研经历中打磨。
实践团队常常思考,如何才能拥有一番成就,在采访后心中似乎有了一个清晰的答案——找准方向,坚持不懈,就够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周院士对于每一个问题都详尽回答,真诚而亲切。周院士的分享会,让队员们更加心生敬佩,收获良多。
图文素材由陈思达团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