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回顾党的光辉历史,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做“德才兼备、家国情怀”的广大新传学子。4月2日上午,播音171班20多人乘车从大学城出发来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开展了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上午10时,同学们抵达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现场,苍松翠柏,交相辉映,纪念碑巍然屹立,碑前一派庄严肃穆。纪念碑上邓小平书写“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熠熠生辉。
班长何军杰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广州起义的相关历史知识,他说“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领导下,发动了广州起义,崔镛健等150 多名朝鲜人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由于敌强我弱,起义最终失败,在14日至19日的6天时间里,有570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听完介绍后,同学们神情凝重、心情沉重。

上午10时20分,纪念活动开始。全体肃立,面向广州公社烈士墓。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

10时23分,默哀毕。同学们依次向烈士墓深深三鞠躬,缓步走向前敬献鲜花,告慰烈士忠魂。追思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忠诚为民的革命精神。

10时40分,敬献鲜花后,同学们怀着对烈士的崇高敬意瞻仰广州公社烈士墓。广州公社烈士墓墓冢直径43米,高6.2米,封土上铺青草。这种青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象征着烈士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革命精神。墓冢四周是一圈围墙,为花岗石砌成。墙体中镶嵌着40多根白云石栏杆,每根栏杆均镇坐着一只仰天欢笑的石狮子。墓冢正面一块特大的青石板上镌刻着朱德题书的“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八个大字,是陵墓的主碑。

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团誓词,赤色的誓词是最神圣的誓言。11时许,在纪念广场雄伟的烈士纪念碑前,在团支书郑雨楠的领誓下,全体同学面对团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定,履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凝聚着同学们的坚定信念!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纪念碑广场纪念碑上广州起义的群像浮雕,参观了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以及血祭轩辕亭,同学们仿佛回到了92年前广州起义的战火和硝烟中,看到了在叶挺、叶剑英等人的率领下,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奋勇抗敌的英勇身影,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和铁血丹心,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不朽篇章。同学们无一不为先辈们无私无畏,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所振奋!
广州起义纪念碑座落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正门大道北端,座北向南,碑身连平台高45米,主体为3块巨石,巨石中间伸出一只起义者的坚强手臂,紧握着一枝系着起义标志——红飘带的步枪,寓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分别塑有:起义前的准备、攻打国民党政府广州公安局、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向农村转移等场面的浮雕,展现了广州起义的革命历史画卷。
最后,同学们合影留念,乘车返回学校。

学院党委林仲英副书记在此次主题活动开始前就提出了意见建议,并且在活动全过程后进行了总结和点评。
林书记说:“习近平总书记刚刚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次主题班会也是一次特殊的思政课,班委和同学的学习意识特别强。”

林书记指出:第六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和4月1日四川凉山森林火灾消防战士牺牲。不是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所以先烈精神是学生和教师都应铭记。同学们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说过“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我们也要牢记在心!
返校后,播音171班三位同学也分享了她们参加这次主题活动的感想。

朱丽婷同学说:“当我在公社墓的时候,我有感受到一份敬仰和一份尊重,因为我觉得在他们面前我们是如此的渺小,而我们的渺小又衬托他们的伟大。所以我觉得那份尊敬和缅怀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放在心里面,也要在以后的路上能够从他们身上学到非常多的精神,不应该忘记这些人的付出。”

黄高雅同学说:“我是外省人而且这是我第一次去,给我感受深刻。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有这个责任去了解历史,我们还应该做好本职工作。首先,学习是第一要义。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在校的所有时间,把握时间去学习。”

姚震同学说:“这是我第一次走进烈士陵园,我就发现在烈士陵园外面看和亲身走进烈士陵园里面,感觉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咱们班这次选择在清明时候献花、去祭奠革命烈士,本身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感觉洗涤了心灵、重振了士气。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对个人和集体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