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团队师生与出席领导合影。(央广网发 通讯员蚁子林 吴铭帆 摄 )
央广网广州8月19日消息(记者官文清 通讯员曾丽红 郭秦 莫炜 张志科 )为通过“新闻扶贫”活动给在校大学生开展“国情教育”与实践教学,依托广州市委宣传部与广州大学共建新闻学院(部校共建)项目,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的8名学生在学院书记李雁、院长田秋生、副教授曾丽红、教授陶冶、副教授姚睿和副教授郭秦的带领下,成立了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部校共建暑期社会实践喀什分队,赴喀什开展新闻扶贫及调研活动。
8月12日早上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于喀什人民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之初,李雁向大家介绍与会领导,他们包括喀什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曾励、喀什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欧阳敏升、喀什地委办副主任林国徐、喀什日报书记刘一兵、喀什电视台台长吕林和喀什日报社主任谷文新。

实践团队师生与喀什日报领导、记者合影。(央广网发 通讯员蚁子林 吴铭帆 摄 )
随后,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进行发言。田秋生对喀什地区各部门和广州、喀什地区两地的媒体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暑假新闻扶贫项目的主题和基本情况。
作为广州大学校友,喀什地委组织部副部长欧阳敏升对实践团队表示热烈欢迎与感谢,并与大家分享了他的心情。他说:“实践团队到喀什来,帮助宣传、推广、挖掘援疆故事、援疆成效,让我们很受鼓舞和感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喀什分队的师生们来到喀什日报社,与喀什日报的领导、记者进行座谈。座谈开始前,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首先观看了喀什地区的介绍视频,了解了喀什地区的一些基本情况。随后,刘一兵为师生介绍了喀什日报和喀什地区援疆的基本情况,援疆城市为报社带来的变化。同时,刘一兵强调了同学们应加强专业实践培训,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真正融合起来。

实践团队成员在无人区进行拍摄。(央广网发 通讯员蚁子林 吴铭帆 摄 )
当天下午,在疏附县宣传部部长张志科、疏附县发改委副主任廖国文等人的带领下,师生深入喀什地区最偏远的什木乡明尧勒村进行采访调研,了解当地援疆政策和成效,感受民情生活,并在沿途无人区进行拍摄。明尧勒村地处山区,交通闭塞,距离疏附县城六十多公里,是全县离县城最远的一个村。想要进入村子,还必须经过二十多公里的无人区。但是,无人区内的道路还可能被昆仑山脉的积雪融水淹没,阻碍车辆通行。通过援疆建设,明尧勒村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水电,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有的村民在自家庭院经营农家乐,农家乐内配套设施齐全,除了提供餐饮服务之外,还设有小卖部、划船、跳舞等娱乐休闲活动分区,能够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实践团队在无人区合影。(央广网发 通讯员蚁子林 吴铭帆 摄 )
通过一天的相处磨合,实践团队的成员逐渐有了默契,并形成了愉快、融洽的氛围,为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