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中国社会学会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传播与媒介社会学冬季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12-02】  作者:     点击数: 

12月1日上午,中国社会学会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传播与媒介社会学冬季论坛在广州大学文逸楼608成功举办。本次成立大会暨冬季论坛由中国社会学会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和广州大学主办,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和中国社会学会等专业协会的专家学者齐聚广州,共贺中国社会学会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并围绕传播与媒介社会学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

中国社会学会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选举大会

中国社会学会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选举大会由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主持。

▲张杰教授主持选举大会

大会听取了南京大学成伯清教授作专委会筹备工作的报告。会员代表宣读并审议通过了《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工作办法(草案)》、委员候选人名单和常务委员候选人名单。

新当选的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副会长、江苏省社会学会会长成伯清教授发言。成伯清指出,在当下深度媒介化的时代,专委会的成立旨在促进跨学科交流。委员会成员在相关研究领域均有相应的学术成就,希望借此平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传播与媒介社会学领域,关注时代的重要变化。他从探索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强调了社会学与传播学之间“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并展望了学科建设的未来。最后,他恳请委员会全体成员给予专委会工作更多的设想与支持,共同努力为教育事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成伯清教授发言

首届传播与媒介社会学冬季论坛

选举大会结束后,首届传播与媒介社会学冬季论坛正式开始。论坛开幕式由张杰教授主持。

广州大学社科处处长张延平教授首先为开幕式致辞。张延平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和热烈欢迎。他指出,中国社会学会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开启了传播与媒介社会学研究的新篇章。张延平简要报告了广州大学文科的发展进程、现状与标志性成果。最后,他邀约有识之士共聚广州大学,祝愿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共同创造传播与媒介社会学的美好明天。

▲张延平教授致辞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田秋生教授在致辞中代表学院对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达了对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祝贺。他介绍了学院的本科教育建设历程与发展现状,强调学院围绕“湾区传播”开展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最后,他表示学院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优秀人才的支撑,希望在座学者继续支持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发展。

▲田秋生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教授发表了视频致辞。童根兴首先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对为专委会成立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作为分支机构的媒介专业委员会有三点自身的使命与责任: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二是推动媒介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促进知识创新;三是促进跨学科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媒介社会学研究一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童根兴教授发表视频致辞

中国社会学副会长、南京大学成伯清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批博士点的祝贺,感谢学院对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论坛的支持。他指出,在众声喧哗的时代背景下,对话交流是人类文明实现共通的方式。他以《三体》为例,探讨了学科之间保持开放的重要性。最后,成伯清教授表达了对参会人员的感谢,并期待大家共同努力,一同对话与思考,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并解决学科的安生问题,为时代作出贡献。

主旨演讲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进入论坛的主旨演讲环节。主旨演讲由成伯清教授主持。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毛丹教授作了题为《2024全国文化创新指数评价报告》的主旨演讲。他分别从指数背景、指标体系构成、指数基本情况、指数分项结果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全国各省文化创新情况。

▲毛丹教授作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王天夫教授作了题为《数字革命、信息媒介革新与社会结构变化》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数字革命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转变为数字化,其电子化特征移除了纸媒、电影等实体承载的功能。在数字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存在数字连接的关系。

▲王天夫教授作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刘能教授作了题为《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团结:谈谈青年搭子文化》的主旨演讲。他以“城市化-逆城市化”问题为引子,分别就青年搭子文化的内涵、青年搭子文化的研究价值、青年搭子文化的社会科学特征等议题进行具体阐释。最后,他总结了执行顺畅的搭子文化实践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

▲刘能教授作主旨演讲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宣朝庆教授作了题为《“缘”与中国式人际关系现代化的文化机遇》的主旨演讲。他首先从社会结构到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阐释了缘研究的主题变奏。其次,他分析了作为社会建设的文化工具的“缘”与化“弱关系”为“强关系”的社会联结的“缘分”。最后,他总结了社会现代化与缘文化提供的机遇,并强调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强对“缘”的研究,以推进社会理论和社会制度创新。

▲宣朝庆教授作主旨演讲

圆桌讨论分为文逸楼608和605两个会场,分别就“传播与媒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建设与学术活动开展”与“传播与媒介社会学研究前沿与教学交叉创新探讨”两个主题展开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就构建学术共同体、挖掘和培养年轻学者、传播学与社会学学科交叉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圆桌讨论现场

最后,张杰教授对参加此次论坛的所有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与会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