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电子网络编辑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开展,并于近期落下帷幕。由我院张爱凤老师指导、杨子曦、李璨钊、王玉洁和美术设计学院曾颖欣四位同学创作的融媒体新闻作品《“神医”AED江湖救急,全民参与刻不容缓!》经过激烈的竞争与角逐,从比赛中脱颖而出,斩获华南分赛区编辑制作类一等奖,并凭此晋级国赛,最终获得全国赛编辑制作类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指导老师张爱凤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全国赛二等奖

华南赛区一等奖

张爱凤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据悉,全国大学生网络编辑创新大赛旨在展示数字网络编辑与新媒体创新的教育成果,培养优秀的数字网络编辑与新媒体人才,促进互联网时代出版传媒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大赛已顺利举办四届,得到了理事和会员单位及广大高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和认可,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成果、优秀参赛者和优秀指导教师,对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
该团队获奖作品《“神医”AED江湖救急,全民参与刻不容缓!》通过时空两个维度,主要探究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AED普及起步时间、密集程度以及近年来我国各地AED配备情况、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情况等议题。同时,其以短消息视频新闻形式记录学生记者深入一线实地探访AED配置情况,为当前我国AED普及困境提供实质性建议。
作为全国首篇探讨国内AED普及现状的融媒体新闻作品,其内容处理采用图文与视频相结合的形式,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此外,该作品的数据收集方式亦有创新,除常规收集方式外,团队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的形式深入调查,通过走访广东省内部分三甲医院、广州市大型商业体、应急避难所等部分重点场所完成信息采集。

团队成员广电182班的杨子曦同学表示,AED作为应急救急设备能极大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生还率,然而目前其在国内的实际应用效果不尽人意。无论从新闻价值的接近性、重要性等角度亦或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效果视角看待这个公共议题,都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他还表示,关怀城市中个体的生命,关注国家卫生设施的宣传普及情况,助力健康传播,是传媒学子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
独创视角,换位创造。该团队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开展新闻专业实践,通过精准开展调查研究,为“AED失语区”发声。他们最终完成了一份极具新闻专业性和人文关怀底色的数据新闻作品,展示了作为传媒学子所应有的基本专业素养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展现了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子的独特风采,同时也体现出我院对兼具理想担当和专业能力的新闻人才培养方案的贯彻落实。
在此,再次热烈祝贺获奖师生,并期望我院学子能够学习榜样精神,展现新我院良好的精神风貌,勇攀高峰,再创佳绩!
文字记者 蔡依然\文字编辑 汪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