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探访红色基地,回顾实践历程

【发布日期:2020-07-31】  作者:     点击数: 

2020年7月30日上午九点,清远新闻扶贫队前往丰阳镇朱岗村进行新一天的调研工作。尽管车程颠簸,烈日当空,但当队伍到达梁家水村烈士陵园时,同学们热情不减。山脉延绵、溪水潺潺,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上了一场生动的户外红色教育课。

▲李鲤老师向同学们讲述革命故事

在基地宣传栏前,李鲤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烈士陵园的概况,讲述了梁家村聚歼残敌、解放连县的故事,并强调了学习红色文化的意义。在依山傍水的梁家村庄里,同学们共同回首了那段抛头颅、洒热血的烽火岁月。南下参与解放收尾工作的事迹、激烈战斗后歼敌500人的战役成果,无不让同学们对战士们充满崇高的敬意。

▲师生们在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师生们在烈士纪念碑前默哀致敬。在瞻仰烈士的同时,同学们也用镜头记录着实践过程,希望利用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牢记革命精神,并让更多人知道这段用鲜血与生命谱写的解放篇章。

采访·感触 

参观完烈士陵园后,此次实践活动也接近尾声。回顾这几日的实地考察工作,师生们感触颇多。1

▲采访清远新闻扶贫队队员汪欣欣 

Q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你在小组内的分工是什么? 

答:我主要负责每日动态消息稿的图片拍摄和文字编写工作。 

Q 你觉得你通过镜头记录下来的贫困村和你想象中的有什么不同?

答: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们到访的三个贫困村都是脱贫致富示范村,每条村小到基础设施建设,大到扶贫产业规模,都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让我觉得贫困村正走向富裕。

Q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你收获了什么?

答:大学里的课堂我们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始终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而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通过学院提供的机会,下到基层,深入农村,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帮助贫困村推广特色产业,发挥新闻扶贫的最高效益。这不仅能让我的专业能力得到锻炼,也能为扶贫事业贡献微薄之力,这是我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最大的收获。 

 ▲采访清远新闻扶贫队队员冼敏仪

Q 你参加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为自己设定什么目标吗? 

答:我希望能够拍摄一个扶贫主题的纪录片。

Q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你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人或事? 

答:在本次社会实践中,联一村刘龙腾书记举家扶贫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书记的妻儿非常支持他的扶贫工作,一家三口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来到贫困的乡村助力扶贫。

Q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你收获了什么? 

答: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让我真正走到扶贫一线,倾听他们的故事,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格局。

 

Q 对于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贯彻实践育人理念,李鲤老师您有什么想法?

答:走入田间的实践教学一是能让同学们感受国情教育和民情教育,体验农村生活生态;二是锻炼了同学们的采编写等专业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三是充分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教学距离,让老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这一教学主体,有针对性地改变之后的教学模式。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在看见并记录贫困村新面貌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受到书记扶贫精神的感染,对扶贫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走在前线,为脱贫攻坚战和美丽乡村建设出一份力。

 文字记者 郑佳莹 冼敏仪 汪欣欣 张扬

摄影记者 汪欣欣 冼敏仪 张扬 王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