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新闻与传播学院广电171班的李锦仪,三年来,广州大学二十四字人才培养目标一直鞭策着我的成长,而作为爱体育、懂艺术的代表,很荣幸,我能在这里分享我和体育、艺术的缘分,以及点点滴滴。

“体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语言”,这是奥林匹克的格言。计算机楼乒乓球室里翻过的记分牌、北区田径场里掐过的计时器、还有手机运动校园app踩过的每一个必经点,这些都是广大人关于体育的共通的符号。“热爱体育”使我们的大学生活多了几份特别的回忆。到一塔湖图领略校园环境的优雅和端庄;到那红色塑胶跑道,尝试脚底附着点摩擦作用力的爆发;到器械房用身体的反射弧,感受牵拉推举时的奥妙机能反应;到布满乒乓球的训练室,追逐那仿佛哈利波特魔法学院魁地奇比赛中的每次弹起跳跃。甚至疫情在家期间,参与居家防疫健身的线上打卡活动,维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我是一名乒乓球国家二级运动员,大学期间曾作为校乒乓球队队长、第十届广东省运动会乒乓球备战队长,带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从体院到其他各学院全组别队员的训练,获得各组前八名的队员有5人次。我比赛的足迹跨越从广东到山东,从上海到湖北等地,获得各类比赛奖项二十余项。也曾有幸和德国名将奥恰洛夫切磋球技,前往省队选拔,受到省体校教练的赏识。体育兴则民族兴,为国球争光的梦想,值得我用十年的汗水浇灌在这片沃土上,我所荣获的每一枚奖牌、每一座奖杯都是时代和国家寄予我的光荣使命。

如果说,体育是一种由外而内的磨练,那么艺术就是一场由内而外的修行。
“艺术是生活的镜子”,托尔斯泰告诉我们从艺术中借鉴过去、观照当下、思索未来。文逸楼演播室里背过的台词、直播室里控制过的切换台、行政西里为校报排过的版面、广告比赛用单反捕捉过的场景、还有那为课业编摄过的影片,这些都带给我关于生命和生活更多的理解。艺术能给人以无尽的灵韵,提升人的气质和修养。
我是新传学院的学子,在用脚步丈量人间温情的同时,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经历。我曾在南方都市报实习,为《私家书房》栏目进行后期制作,见识到了来自中国的著名学者、作家、编剧们的雅致书房,感受他们的沉稳和阔达;在佛山电台的实习期间,我跟随节目主播走访古镇充满历史底蕴的建筑和代表着智慧结晶的水利工程,与节目主播探讨传统美食的奥秘;在播音课堂上感受声音的节奏、软硬、高低的奇妙组合和无穷变换的效果;在拍摄当中探讨景深、光线、角度、构图的运用和表现……艺术就是这样,似乎不露痕迹却又有章可循,我想用指尖的快门、镜头中的蒙太奇、麦克风前的声音记录和传送每一则新闻信息,细述和描绘每一位主人公的故事。
当下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而我就是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我想用毕生所学、用尽艺术带给我的关于生活的感受力,去捕捉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每个光荣时刻,去构筑成一部伟大的民族复兴史。
身在其中,方知其味。无论是体育艺术、亦或是人文社科、数理化生,甚至是天文地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在所有领域都时刻心系家国,让我们的每一步的历程,都和国家民族利益想通,荣辱与共。这,便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应有之义,便是广大学子的青春底色和靓丽风采。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