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在“粤港台传媒转型”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岭南传媒研究生系列论坛中带来了《作为市场工具的传媒公信力——对新媒体技术冲击和经济下滑双重压力下内地报业集团应对策略的考察》的主题演讲。
△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黄煜教授作主题演讲
中国报业集团在面对新媒体技术冲击和经济下滑的双重压力下,该如何应对?黄教授认为,尽管与新媒体相比存在先天劣势,但中国报业集团可以向更多元的方向发展,也要扬长避短,坚持公信力的同时注入一些市场化因素。最重要的是,以传媒公信力为市场工具的报业集团应坚持其对大众的影响力以及自身能力,即维持媒体被大众信任的程度以及值得大众信任的自身属性和能力。
具体地看,媒体公信力来自于服务公众而建立起来的信誉,主要通过报道新闻、提供真相和信息获得。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对公信力做出了很多贡献,像都市报对日常生活、企业和经济发展等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近几年报业环境较为严峻,媒体越来越趋向于用公信力去获得商业资源,这将对媒体公信力带来很大影响。
基于对国内6大报业集团的调查,黄教授认为,我国报业集团变革目前正处于十字路口:一方面,报业集团作为组织化的、以政府为主导和依托的大型现代企业,伴随着新技术介入,很快会变成多媒体的产业集团,;另一方面,报业集团始终还没找到适应新式传播的配对方法,很多时候还是一对多、上对下的传统传播方式,在与受众互动、接受群众监督方面往往比较刻板。
为了在新媒体时代求得生存,我国报业关注点开始从新闻业的公民性支柱——公信力,向市场化这一存在性支柱游移。“收入来源公关化、采编角色精经营化、组织架构市场化”是当前媒体市场化的主要策略,但报业媒体也需要协调好公信力这一因素。事实上,新闻作为一项公共服务,同时也是一门生意,这是新闻业内在的固有矛盾。
公信力始终要放在媒体发展的第一位,黄教授强调要“回到初心”。公信力本身取决于对公众的服务,这个服务是通过媒体提供真实性的报道,对社会、对企业和市场进行有效监督所产生的。如果初心和专业理念能够坚守住的话,公信力本身能够达到它本应该达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