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活动 > 正文

陈清河:从传媒转型融合互动反思高校传播学科的教育发展

【发布日期:2017-11-27】  作者:     点击数: 

11月25日上午,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陈清河教授在“粤港台传媒转型”学术研讨会上带来了主题为《从传媒转型融合互动反思高校传播学科的教育发展》的演讲。

△世新大学副校长陈清河教授作主题演讲

陈清河教授从“不同通道与融媒体载具融入生活”这一现实背景切入。他将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归纳为搜索、分享、社交(search、share、social)三种,并列举了从车机(汽车里面的车载信息产品)、手机、平板、游戏机、VR/AR/MR/CR,到穿戴类装置、物联网,再到全媒体、AI、OTT(over the top)、云计算等不同载具融入人类生活的例子,认为人类藉由各种载具的产生和使用进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紧接着,他从数字、宽带、压缩、加密、移动、云端、程序、社交等七个方面阐述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置换的实践特征。传媒转型使得传媒产业形貌从纵向分流到横向合流发展,具体体现为跨媒体、跨产业、跨载具与跨域化的思维,促成了自媒体、融媒体、互动媒体、社交媒体等的诞生。他将新媒体运营概括为七个字:“思、产、管、销、传、藏、收”。“思”是指创意,“产(产制)”是指产品生产,“管”是指管理,“销”是指营销,“传”是指传输,“藏”是指数据存储,“收”是指创收。

陈教授表示,传媒转型是一个全球化问题,也是各国传播学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跨学科研究是共识,但需要解决“跨出去”和“跨进来”的问题。他认为,传播学院应该走在前列,率先将不同专业的人才吸收到传播学院,搭建一个大的平台,使传播的途径、内容更加丰富。

传媒转型对传播学科教育发展的影响是陈教授关注的重点。他认为,传统媒体理论面临重大挑战,学用落差影响就业核心能力,个资与知识权议题关注少,国际化的形式大于实质,跨界课程规划难于落实,专业类别和办学模式多样化造成标准、形式、程度、评价体系上的困扰。因此,高校传播学科应在传媒转型融合互动的大环境下深刻反思,确立新的教育方案以培养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传媒人才。

基于此,世新大学传播学专业近年来有一些新的动向:一是将互联网业、电信业的一些想法融入课程,同时邀请一线从业人员走进课堂,而老师、学生也积极走出课堂加入到业界;二是将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例如经管学院、法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等,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完成研究项目;三是鼓励学生创新、创意、创业,让学生的“三创”与业界人、与新媒体接轨,建立小型工作室实现学生自己的想法,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事实上,跨专业知识融合早已成为世新大学传播学科改革的方向,以培养学生更好地应对产业结构的骤变。世新大学早在2009年构思,2009-2013年整合传播学院内部课程,2013年至今尝试跨产业、跨校内校外、跨实践和理论、跨专业调整教学。陈教授举例,世新大学将课程《媒体素养》更名为《全媒体识读》,旨在更好地建立传媒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大众)之间的对话。专业人员要有从业理念、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等职业素养,同时也要兼顾大众对媒体的认识。

世新大学传播学科目前正在大力尝试跨学科学程(programme),例如大数据学程,包含写程序、做统计分析等对数学要求比较高的专业训练;或是建立知识产权研究所,将法学应用到传播中,以往法学院或传播学院无法单独开办新媒体中谈判之类的课程,可结合两院的师资力量开设相应课程;或是开展全媒体学程,即四网融合学程,将移动网、电信网、互联网、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结合。陈教授期望,未来的传播学院应开展多样的学程,提供学位学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程当中。

陈教授建议,传播学科的教学设计应符合“亲产业、全开放、强国际、厚经管、大文化”这五点。教师要能推动产业与教学、课堂与实践、双师教育与专业教育、校内外与业界实务接轨,藉由双轨并进以落实推广学用合一,强化学生就业竞争力。面对新资金、新内容、新技术、新人力、新消费、新互动、新平台与新格局,教师、学生、企业甚至政策法规制定与研究者要认清现实,意识到媒体环境需要共构与共创。

时间:Nov 27, 2017 12:00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