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焦点图片文章 > 正文

新闻与传播学院全体专任教师赴复旦参加“马新观”研修班学习收益颇丰

【发布日期:2019-09-03】  作者:     点击数: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任教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修班于2019年6月25日至28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大金报告厅举行,此次研修班由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牵头,并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旨在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体专任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拨开迷雾、启发新智,从而使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能更好地形成有机的互动融合。此次研修班专业课程主讲分别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原《南风窗》杂志社社长)窦锋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马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三位以理论实践见长的主讲老师分别从各自的独特视角和专业立场出发为全体学员共同带来了一场专业思政学习的饕餮盛宴。

2019年6月25日上午,研修班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大金报告厅举行了简短的开班仪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葆华教授、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邹军教授在开班仪式上分别致辞。

接着,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原《南风窗》杂志社社长)窦锋昌为研究修班学员开讲。窦锋昌研究员以《全媒体新闻生产:变迁与路径》为题与学员分享了其作为一个曾长期参与媒体新闻生产的实践者对中国新闻业发展变迁的观察与思考,其讲解的内容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生产的由来、全媒体新闻生产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等内容。这种针对新闻生产内部视角的观察与思考,深入到了今天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对于学员们了解业界生态,把握好思政教学引领的内容对象和专业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果说窦锋昌研究员的课程内容为学员们打开了了解全媒体新闻生产变迁的新视野的话,那么当日下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凌教授所演讲的内容则为学员们的此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建立了一个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脉络的历史视角。马凌教授的讲演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四个核心问题”展开,它们分别是真实性、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规律性以及新闻自由,在这些理论讲解的过程中,马凌教授尽可能将理论发展的历史与相关的历史情境相结合,以使理论摆脱其长期被人认为是枯燥教条的刻板成见,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扩展了学员们的相关的课程思政理论知识,同时亦能启发学员们就如果开展思政理论教学更多的思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孙玮教授于2019年6月27日下午做了题为《技术哲学视野中的城市传播——赛博人的文化实践》的精彩讲座。在讲课中,孙玮教授与老师们分享了她对于后人类时代媒介融合的理解。在她看来,在经历了技术、产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融合之后,媒介正在迈向一种“主体层面”的融合,即“技术与人的融合”,这种融合将会造就一种“新型主体”,她将这种“新型主体”命名为“赛博人”。而作为交流系统的城市,正是赛博人的传播实践最为活跃的场域。孙玮教授的演讲无疑为此次的课程内容补充了“技术政治”和“城市文化研究”的双重视角,它对于学员们理解今天传播主体的时代特点无疑具有独到的理论启发意义。

研修班开班期间,老师们还参观了位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屠海鸣图书馆的新媒体中心、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复旦大学校史馆等,为老师们就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开展专业教学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也使大家对复旦大学这所名校的百年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本次研修班还专程安排老师们前往上海澎湃新闻参观学习,无疑是本次研修活动的又一个亮点。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澎湃新闻的相关领导为大家介绍了澎湃新闻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就传统媒体的转型、融合新闻报道的生产、网络媒体的未来展望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一定程度地讲解。

undefined

6月27日下午,研修班顺利结束。在结班仪式上,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田秋生院长做了简短的总结发言。他肯定了这次研修班举办的成功,认为这次活动既开拓了学员们的视野,也增进了两院教学与科研的深入交流,并希望这样的交流活动能保持它的持续性。老师们对于本次研修班纷纷称赞,认为学习时间安排紧凑、内容充实、深受启发、收获很大,希望学院多组织研修班,进一步提升教师们的专业视野和教学水平。

时间:Sep 3, 2019 09:07 PM